卷走商品,丢下垃圾
7月中旬,海淀工商局在取缔公主坟一带的无照经营时,发现这里专门有人“望风把守”,发现有“动静”,布包一卷,人先逃窜,留给执法者的仅仅是一堆废弃的垃圾,菜叶果皮、炒菜工具、烧烤工具、油炸食品,一片狼藉。这些价值很小且难以保存的东西令执法人员难以处理,丢下不管不但周围百姓有异议,而且严重影响市容环境。如果碰上群众哄抢商贩丢下的商品的现象,那就更让人头疼了。
有一些刑满释放人员散布在繁华路段从事无照经营,他们成为最难治理的钉子户。7月25日,在海淀区双榆树,4名刑满释放分子联手占据一条近20米长的路沿,出售塑料制品、布料服装。在甘家口,一名大刑人员被处罚后,一路跟工商人员到家,敲门捣乱,威胁工商人员的人身安全。
在三环以外四环以内,经常可以见到大量赶着高头大马拉着瓜果青菜的无照商贩。7月28日,海淀工商局在四季青地区巡查,一个商贩看到工商人员,赶忙用木杠砸在马身上,马跳跃着窜上公路,吓得行人四处躲避,汽车也不敢开动,执法人员无法追赶。有时马车来不及逃跑,但执法人员考虑到无法驱赶马车喂养马匹,因此也不能扣留。据执法人员了解,赶马车的人并不是自产自销的农民,这些人中大多数以马车为工具,从批发市场进货倒卖的。在京郊有专门出租马车的服务点,活动在甘家口、八里庄、阜成路一带的马车,多是从大红门租的。这些畜力车,极易污染环境,影响市容和交通。
一些人的恶意陷害,令执法者无可奈何。在万寿路地区,一地痞当众将自己头撞在电线杆上,碰了点皮,硬说是工商人员打的,将要上告。
围观群众对街头整治不支持、乱议论的现象也很普遍。一种是为无照者鼓气:“政府还叫不叫人活了。”在香山地区,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,一边阻拦执法,一边说:“从毛主席那时起,就没听说不让卖东西,谁敢管,就打他。”煽动性极强。
针对以上情况,海淀区工商局采取了相应对策,如:散发宣传品,注意向群众宣传;严格执法程序,对当事人讲道理再做处罚,必要时多劝导不处罚、少处罚,或把当事人请到工商所进行法规教育,疏堵结合,力争达到执法目的,避免恶性冲突,树立工商形象。